2013年,全國大宗商品價格水平小幅回落,預計新一年內大宗商品價格將由降轉升,由此增加下游PPT和CPI指數成本推力,其中CPI漲幅在3%左右,有些月份PPT指數也將由負轉正。即便如此,新一年內物價漲幅繼續(xù)在可控范圍之內,國家決策部門將堅持穩(wěn)增長與促改革目標不動搖,并適當提高對于物價上漲的調控容忍度。
雖然2013年大宗商品市場供大于求,以及人民幣較大幅升值導致進口成本下降,但整體價格水平依然高位運行,未出現深幅跌落。預計12月價格水平相對穩(wěn)定,全年大宗商品價格指數下降2%左右。
穩(wěn)增長、調結構、促改革,為2014年中國宏觀調控的政策著力點。上述三個方面宏觀調控,相輔相成,從不同側面推動中國經濟增速企穩(wěn)回升。與此同時,三中全會釋放出的改革信號以及最新宏觀數據向好,亦提升了市場對中國經濟回暖信心,預計全年GDP增速達到或者接近8%,高出2013年增長水平。受其影響,全國大宗商品市場需求狀況好于上年,刺激新增資源,尤其是進口較多增長,全年價格水平溫和上升,上漲幅度在1%左右,不會出現大幅跌落局面。
新一年大宗商品價格水平溫和上升,不會出現深幅跌落,主要來自以下七個方面的支撐。
一是世界經濟全面復蘇。2013年,全球經濟復蘇很不平衡,復蘇勢頭較為脆弱,歐元區(qū)甚至還出現衰退。其中很重要原因在于主權債務危機迫使歐元區(qū)國家采取非常嚴厲的緊縮措施。隨著歐洲債務問題的緩解,以及對于以往過于緊縮政策的修正,歐、美、日國家普遍實施更為積極寬松的財政與貨幣政策,以經濟增長和更多就業(yè)為首要目標。有跡象顯示,這一政策轉變正在發(fā)揮積極作用,新一年內世界經濟可能呈現全面復蘇態(tài)勢。在美國、日本繼續(xù)復蘇勢頭的同時,歐元區(qū)經濟增速將會達到1.3%,扭轉上年停滯局面。歐美發(fā)達國家的經濟復蘇,勢必為全球經濟增長帶來動力,也將推動大宗商品需求重新旺盛起來。
二是國內經濟增速高出上年。新一年內,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改善,主要體現為積極的財政政策、主觀穩(wěn)健而實際偏向寬松的貨幣政策,努力增加住房供應的樓市政策、落后產能的抑制政策、繼續(xù)加強基礎設施與治理污染的投資政策,從而對于新一年內中國經濟增長產生積極影響。
尤其是出口需求方面,雖然受到境外反傾銷和人民幣較大幅度升值不利影響,但由于世界經濟全面復蘇,尤其是發(fā)達國家復蘇加快刺激,中國外貿出口情況會好于上年,由此帶動大宗商品的間接出口,其中粗鋼(鋼材折算)的直接與間接出口量超過億噸。受到內外需求向好的共同拉動,經濟增長水平提高,進而夯實大宗商品市場升溫基礎。
三是環(huán)保等成本提高。從今后發(fā)展來看,大宗商品生產成本呈現增加趨勢,尤其是國內環(huán)保執(zhí)法力度增強,推動環(huán)保等方面成本提高,對于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很大。
四是治理污染抑制落后產能釋放。中國加大環(huán)保力度,在提高環(huán)保成本的同時,也會對于排污不達標的落后產能釋放形成很大抑制,有利于改善供求關系,減輕價格揚升的供應壓力。
五是資源產品更多實施市場定價。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市場在配置資源過程中起決定作用。鑒于目前煤炭等能源產品價格的較多回落,預計決策部門會抓住這一有利時機,在2014年加快中國資源產品價改步伐,更多地實施市場定價。隨著市場機制在資源定價因素中比重提高,比價關系的理順,上述資源產品價位也存在上移要求。
六是部分產品深跌提供反彈空間。2013年,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跌落,如煤炭、橡膠等。這些商品價格的較大幅度跌落,為新一年內的價格反彈,提供了一定空間。
七是流動性繼續(xù)興風作浪。新一年內,盡管存在美聯儲退出QE預期,但我們也要看到,美聯儲退出QE將是一個較長時期過程,其完全退出可能要等到2015年。而且由于美國債務龐大及巨額財政赤字,美國政府必須變換形式繼續(xù)印鈔,以此還本付息和全球購物。即便美聯儲想要退出QE,由于其它發(fā)達國家繼續(xù)極度貨幣寬松,甚至變本加厲,也會使得美聯儲退出掣肘,擔憂因此美元大幅升值,打擊美國出口與增加就業(yè),并加大還本付息負擔。因此,美國政府勢必予以反制。不僅如此,前期極度寬松貨幣政策所釋放的流動性至今缺乏回收途徑,依然大量存在市場各個角落,同時,美聯儲退出QE也就意味著實體經濟需求形勢明顯好轉。隨著世界經濟的全面復蘇,大量流動性也將重返市場,推波助瀾價格行情。屆時大宗商品行情的推升因素,將由以往的單一貨幣因素,轉換為貨幣與需求因素的共同支撐。